| |
东与九华山相邻,南与牯牛降相依,坐落在皖南林海间、盛产绿茶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正在经历第三次“转型”。
“第一次是从靠山伐木转为种植茶树,第二次是从茶叶经济无序发展转为品牌塑造,现在我们要拓展新的‘赛道’,发展旅游经济。”全国人大代表、霄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建伟向《法治日报》记者娓娓道来。
而在这些转型阶段,王建伟既是参与者,也是推动者。
推动转型带领村民致富
霄坑村是典型的山区,共有12个村民组,440户1680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家户户以伐木为生。当时王建伟刚从部队转业回到村里,正好经历了“伐木经济”被淘汰、村民发展茶叶经济的转折期。
从伐木到种茶,这条路行不行得通,起初村民心里也没底。为了打消这些疑虑,王建伟率先种了茶树,带动村民加入进来。茶叶上市后很受欢迎,尝到甜头的村民热情更高,尤其是2000年起村里将茶园分到户,家家户户掀起了“种茶热”。然而,由于过度砍伐山上的树木,一度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村里意识到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是不长久的,开始禁止村民砍伐天然林,但霄坑村的茶是天然野生茶,树木砍了就能长出小茶苗,村民种茶的热情又太高,口头禁止效果微乎其微。”王建伟说。
2011年,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王建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将“严禁毁林种茶,保护生态环境,走生态茶叶经济的特色发展之路”写进村规民约,并联合林业、公安部门对乱砍滥伐现象进行打击处理。
光靠“堵”不行,带领村民致富是关键。王建伟又谋划起“升级”茶叶产业,特别是在2018年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借助走访调研、学习“取经”等方式,逐渐打开思路,将分散的茶叶小作坊进行资源整合,实行流水线生产作业,着力打造“霄坑绿茶”品牌,同时集结村内茶叶龙头企业,成立霄坑村茶叶协会,既保证了茶叶品质,还规范了管理,提高了茶叶的知名度。茶农从单独打斗,变为抱团发展,腰包比以前更鼓了。
建言献策推动乡村发展
在推动乡村经济转型过程中,王建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对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认真思考对策,避免其他地区再走“弯路”。
当霄坑村禁止乱伐树木后,有村民认为这会断了“生计”,曾故意砍下木头找到王建伟,要求“处罚”自己。王建伟没有生气,借此机会做起释法说理工作。虽然这件事得到妥善处理,但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还会发生经济纠纷、用地纠纷等,让王建伟意识到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履职期间提出了创新和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的建议,呼吁成立基层联合调解中心,选拔人才充实调解队伍等措施。建议提出后,很快得到反馈,当地政法机关深入基层对村干部开展调解技能培训,向村民展开常态化普法宣传。
全国各地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如今也正在持续发力。以安徽省为例,完善了“县区、乡镇、社区、网格”四级调解网络,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117个,县级矛盾调解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
为了不再出现茶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王建伟提出了关于加大财政扶持茶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建议,针对茶叶基地质量不高、茶叶产业绿色发展基础不牢等问题,呼吁将高标准茶园建设纳入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范畴,重点支持中低产茶园改造和茶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及统防统治支持力度,发展绿色生产,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霄坑绿茶”也是建议落地的受益者。如今,霄坑村茶园面积近6000亩,年产量14万斤,产值近6千万元,达到了亩均1万多元,人均收入2.7万元。
扎根基层履行代表职责
在王建伟看来,保护好绿水青山,就等于为村民建起了一座座金山银山。
“村里正在进一步规范茶叶产业技术标准化,并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摸索‘红色旅游 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平台。”王建伟说。
扎根乡村的王建伟,始终关注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的五年,每年都会开展走访调研,提出了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进一步完善山区饮用水配套设施、加强农村杆线整治、减轻农村基层负担、实施山洪沟治理等20多件建议,都与农村、农业、农民利益息息相关。
“每一次为民建言的机会都很珍贵,不能只是局限于我所熟悉的乡村和领域,还要多走多看多问,走进更多的乡村,把不同地方的意见建议集中起来。”王建伟说。
今年初,王建伟又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早早就开始为建言献策作好准备。“我将继续围绕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两个方面提出建议,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分级分类地开展农村产业扶持,提高政策落地的精准性。”王建伟向记者透露。说完,他按计划赶往邻村,继续开展新一轮入户调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